本文为了让您在您的计算机系统上获得最佳性能的 REAKTOR 提供了一些建议。在进行优化过程之前,我们建议首先对您的计算机进行实时音频处理优化。为此,请阅读与您的操作系统相对应的文章:
1. 版本号和系统要求
1.1. 使用 REAKTOR 的最新更新
请确保安装了 REAKTOR 的最新更新。为此,请打开 Native Access 并转至 可用更新(Available Updates)选项卡。如果您在此看到一个可用更新,请单击 更新(UPDATE)按钮以启动安装过程。
1.2. 系统要求
请确保您电脑系统的 CPU 速度和 内存(RAM)符合 REAKTOR 和您的宿主软件的要求。REAKTOR 当前的系统要求可用在 产品页面 找到。
请注意这些系统要求适用于使用 REAKTOR 作为独立应用程序运行,而没有同时运行其它程序。如果您在 DAW(例如 Pro Tools 或者 Logic)中使用 REAKTOR, 则计算机也需要足够的资源来运行宿主软件程序。
如果可能的话,请为您的计算机系统增加更多的 内存(RAM)。增加的内存可以让您更有效地运行 REAKTOR 以及宿主软件。这可以在性能上产生显著的差异。
2. 音频设置
2.1. 延迟(Latency)
根据您的计算机的CPU性能,我们通常建议使用 256 或 512 个采样的 延迟 设置。
- 如果您将 REAKTOR 作为插件使用,请增加您的 DAW 音频偏好设置中的延迟时间。
- 如果您将 REAKTOR 独立的应用程序使用,请从 文件(File)菜单打开 音频和MIDI设置(Audio and MIDI Settings...)。在 音频(Audio)页面,通过将 延迟(Latency)项目滑块移到右侧来增加延迟。如果 延迟(Latency)项目右侧没有可移动的滑块空间,则延迟由您的硬件驱动程序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请点击 ASIO Config 按钮打开一个单独的控制面板并在那里调整延迟设置。
2.2. 采样率(Sample Rate)
请在您的 REAKTOR 或者 您的 DAW 中的 音频设置 中设置合理的 采样率(Sample Rate)。我们通常会建议设置为 44100 Hz,或者 48000 Hz,如果您使用的是最新的计算机型号。采样率设置对 REAKTOR 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使用 96000 Hz 的采样率将需要比使用 48000 Hz 多两倍的处理能力。
3. REAKTOR中的设置
3.1 内部采样率(Internal Sample Rate)
除了音频接口的采样率之外,REAKTOR 还使用一个 内部采样率(internal sample rate)在将音频发送至总音频输出前处理音频信号。
一些最近的 合奏音色组(Ensembles)比如 MONARK 或者 ROUNDS 会自动将 REAKTOR 的内部采样率提高到 48000 Hz 或 96000 Hz,为了提高音频的音质。如果您的处理器负责过大,则可以选择较低的采样率。
您可以通过单击 REAKTOR 右上角的采样率指示器并将其设置为较低的值来更改内部采样率。使用 主机/系统(Host/System)数值将使 REAKTOR 的内部采样率与您的音频设置中指定的采样率进行匹配。固定(Fixed)数值将使用一个固定的内部采样率,而 条件(Factor)数值将使用特定的比例,允许您腾出 CPU 空间或者获得更好的音质。您会在 REAKTOR入门指南的章节 2.2.4.1. 更改采样率 中找到更多关于内部采样率的信息,您可以在 这个网页 中找到该入门指南。
3.2 CPU 使用设置
REAKTOR 可以自动减少 复音乐器(polyphonic instruments)中的复音数量,要这样做,请按照下列的步骤进行操作:
- 请转到 偏好设置(Preferences) > CPU 使用率(Usage)。最大CPU使用率(Max CPU usage (%) 设置将在达到自定义的 CPU 使用上限时禁用额外的 复音(voices),从而节省您的 CPU 负载。在下面的例子中,只要 CPU 负载达到 60%,REAKTOR 就会自动禁用未使用的复音。
- 在已加载的合奏中启用 自动复音缩减(Automatic Voice Reduction),您可以在以下位置对该功能进行激活: 编辑模式(EDIT mode) > 属性(Properties) > 功能(Function) > 复音分配(VOICE ALLOCATION) > 自动复音缩减(Automatic Voice Reduction)。
3.3 大型 REAKTOR 乐器 (POLYPLEX, ROUNDS, 等)
某些 REAKTOR 合奏音色(Ensembles)需要比其它音色更多的性能消耗,尤其对于像 POLYPLEX, ROUNDS, KONTOUR 或者 MOLEKULAR 这些类似的新型乐器。为了避免这些乐器出现性能问题,您可以使用 转化为音频(bounce)技术,请参照 章节 3.4. 转化为音频(Bounce to audio!)
例如,ROUNDS,会造成大量的 CPU 消耗,因为它包含了16个合成器复音(8个模拟仿真信号,另外还有8个数字信号)。另外,一个复音编辑器提供了32个带有改变波形功能的声音槽。这些音频处理过程的总和会对您的CPU生产大量的负载。
默认情况下,POLYPLEX 加载了8个 音色垫,每一个包含 4个采样,然后通过他们自己的效果链进行发送。这将产生高达32个效果链,将会造成沉重的 CPU 消耗。为了避免 CPU 过度使用,您可以从浏览器下方加载一个精简版的POLYPLEX,以便仅使用 Kick 或者 Snare 模块。
3.4 转化为音频!
尽可能地将制作好的音色转化为音频可以避免大量 CPU 消耗问题。
转化为音频意味着将一个乐器音轨的音频输出(通常由声音发生器插件和效果器插件链组成)导出到您的DAW中的另一个音频轨道中。一旦将音频导出(“bounce”) 到另一个音频轨道,您可以删除或停用生成原始声音的插件。如果您确定您不再需要更改音轨中的声音,您甚至可以删掉整条原始乐器轨道。这个技术可以让您保持与插件生成的声音完全相同的声音,但是减少您的 CPU 用量并且释放大量内存。
某一些 DAW 提供专门用于转化为音频的功能。Ableton Live 提供了“冻结”轨道的功能,Logic 允许您转为("bounce")任意音轨,Cubase 也提供了一个 转化到位置("bounce in place")的功能。请咨询您的DAW的文档说明以获取更多关于特定功能的信息,以便您将乐器音轨转化为音频。